分类列表
新闻分类
酵素与农耕:土壤真的需要化肥吗?

土壤真的需要化肥吗?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这里的肥不是化肥,是肥料,是我们祖先利用有机物自己堆沤制造的各种各样的肥料。您可能是年轻的农民,问问年长的农民就会知道,使用化肥不过是近四十年的事情。我们的祖先们不知道化肥是什么,他们怎么没有被饿死?还创造了五千年的农耕文明,成为当代西方有机农业学习的对象。

事实上,自然界我们准备好了一切。此时做过有机农业初步实践尝试的人可能会不屑,因为他放弃使用化肥以后,大大减产了。这个应该回到我们目前土壤的现状上才能找到答案。

近四十年来,人们放弃传统堆肥等有机肥料的使用,大量使用化肥。而堆肥等有机物正是土壤动物和微生物的食物来源,这就造成土壤碳含量下降,有机质匮乏,土壤物理结构失调、生物多样性下降,土壤中速效养分过高、矿质元素比例失衡、土壤板结等问题。最终导致农产品产量下降、品质滑坡,甚至食品安全问题频发。

究其根源,自利比希发明矿质营养学说以来,人们开始过度重视土壤的化学特性,甚至认为是影响植物生长的唯一因素,中国上世纪70年代起开始大量推广化肥,致使人们走入了单纯依靠化肥来增产的误区。

现在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化肥使用国,占世界化肥使用量的35% ,其中北方大田氮肥的使用量为588kg/公顷/年,是美国的3倍,德国的1.6倍,法国的1.5倍,而这个数量在温室生产中更大,达到了4000kg/公顷/年,平均吸收率低于30%。2007年,寿光温室大棚土壤中的氮、钾的利用率低于10%,磷的利用率低于7% 。不仅存在大量的浪费,而且污染地下水,对人类健康形成威胁。

为什么化肥的利用率如此之低呢?

一方面是因为化肥使用量过大,另一方面是土壤对化肥的容纳能力即保肥性有限,且近年来在逐渐降低。这个容纳能力大小是由土壤的物理结构这个“容器”决定的,而这个“容器”的大小取决于土壤有机质和土壤生物种类与数量。施入土壤中的化肥,先暂时保存在土壤颗粒及土壤腐殖里,然后逐渐溶解到土壤团粒结构和土壤毛细管中的水里,这才能跟水一起为植物根毛所吸收。

人们放弃使用堆肥等有机肥之后,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而导致以之为食物的土壤动物和微生物数量剧减,土壤团粒结构减少,土壤通气孔隙度、持水孔隙度均较低,也就是土壤的物理结构较差,肥料不能被保持,从而被雨水冲走,或者只是保持原样留在土壤中不能被吸收(通俗地讲,“不消化”),再多化肥也是没用。

在化肥推广初期其表现“有用”是依赖于当时较好的土壤基础(以前堆肥、沤肥使用量大),而随着时间的延长,土壤中残存的有机质逐渐被消耗殆尽而没有得到补充,土壤环境恶化,于是出现了今日的恶果。因此,土壤现在的问题不是缺化肥,而是有机质,缺的是我们的先人流传下来的堆肥、沤肥等。

土壤改良的顺序

认识到现在的问题所在,要改变也不难,一句话“来自土地的有机物全部复归大地”。实行有机质(堆肥、沤肥、沼渣沼液等各种有机肥)还田,让土壤恢复生命力,就是解决思路。

“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改良土壤顺序应该是,首先要为土壤动物、微生物建好“房子”、准备“食物”,即增加有机质,改良土壤物理结构,土壤生物性也自然得到改善,最后才是改善化学性。因为腐殖质的增加,土壤物理结构得到了改善,从而土壤的保水、保肥、和透气性得到了改善,促进了作物根系生长和微生物的繁殖,其生物性和化学性自然得到了改良。相反,如果不改善土壤的物理性,即使想改善生物性和化学性,也不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健康的土壤是由腐殖质多的优良的堆肥和多样化的微生物共同形成的。因此,改良土壤,并不需要特殊的技术,使用一定量的有机质和微生物多的土壤改良型堆肥就可以了,很简单。

在健康的土壤里,作物的根系会很好的生长,作物生长健壮,病虫害减少,因此会生产出品质高的作物来。这不仅能为生产者带来利益,也满足了消费者 “安全放心美味的食品”的要求。

自然农业实践告诉我们,放弃化肥、农药,利用自然界固有的物质自己手工制作农业资材,培肥土壤,充分发挥植物、动物的潜力,不但可以不减产甚至可以创造比当前农业更高的产量!

我们坚信只要坚持有机质还田,不断地改良土壤,离真正的有机农业的实现就会越来越近。

土壤和环境的健康状况得到改善了,人类所能享受到的利益才可能惠及子孙,实现可持续的幸福。

阳光、雨水、空气、土壤是植物生长需要的光、水、气和营养的来源,这些同样也是我们人类食物的最终来源,请一定珍惜它,保护它,破坏这些,我们最终将自食恶果。

可以说,大自然为我们准备好了一切,在农业生产中,我们只要按照自然的规律善加利用就好了。

环保酵素改良土壤

为何化学农业才短短二三十年,现在的土壞这么贫瘠板结,中国农耕四千多年而地力不衰;土壤中均含大量微量元素,有专家称我们的农作物缺硼、铁、锌等微量元素,化肥也有微量元素肥出售……

其实,土壤不是真缺微量元素,是长期施用速性化肥,没有补充有机质,所以土壤中没有有机质,各种微生物无法生存繁衍,农作物的根系没有微生物的协作转化,当然无法直接吸收部分微量元素……

虫害病害皆为表象,适时适地适种方为土著农耕之本;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本末倒置,冶标不冶本,道法自然,医道农道万法归宗;秋风落叶,春风又生,生生灭灭,看似短暂,短暂之中却有永恒......

家禽的饲料里的添加剂里有抗生素,人吃的蔬菜粮食里也有抗生素和所含农药,所以粪便里也有抗生素,抗生素是微生物的直接杀手,这是现在的农家肥。不用农家肥的全部都是用化肥、用农药,四十年的化肥农药的使用使土地已经板结贫瘠,土地上的庄稼无法正常生长,这就是地球家园的现状!

所以现在的有机作物并不是真正的有机。要想有机,只有改良土壤。

要想土地重获生机就是让微生物再现,土地的肥沃就是微生物的肥沃,没有了微生物土地就会板结!只有环保酵素可以改变这一切,酵素改良土壤,才是唯一的出路。




分享到